繼上回和小乖學校去爬過了七星山之後
就一直無法忘懷這樣小具挑戰走在大自然間的恬靜感受
一心想著以後一定也要再常常走走山林步道
正好小魚哥哥的寒假作業之一是要設計與草山水道之美相符的明信片(配合即將到來的草山水道祭)
那當然要來親自走一遭草山水道呀!
先簡要不專業說明一下:
草山水道系統於2003年7月經台北市古蹟審查委員審議通過指定為市定古蹟,為台灣第一個「系統性古蹟」。
興建於1928年3月,至1932年3月完工,為日本時代台北市第二套飲用水源工程[1]。計有水源井、水渠、水管、調整井、
水管橋、氣曝室、發電所、貯水池等,共14項主要設施所構成,全長超過十幾公里。部分設施迄今仍持續使用中。
(摘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D%89%E5%B1%B1%E6%B0%B4%E9%81%93%E7%B3%BB%E7%B5%B1)
草山水道系統在日據時期為大台北地區的飲用水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陽明山湧湶的清澈水源,利用坡度地形設計的
不需動力的引水管道,甚至還是第一套的自來水發電系統,在自來水的發展史上具相當重要的地位
而今雖已功成身退,但潺潺水流仍流動其中,又為水源重地,沿途景緻林相仍保有原始風貌,生態豐富!
真正的草山水道因屬水源重地,其實一年只有在草山水道祭開放三個小時導覽參觀,
我們今天則是小小玩票性的走了小小段的草山水道下連結的水管路步道
(沒有從中山北路七段的入口處上行,而是從八卦夜未眠附近的水管路、天母古道、親山步道的三岔路口開始走)
見識到了傳說中的大黑水管
一路拾級而上,果真能聽到大黑水管中的潺潺水流聲!
我們還在大黑水管旁的草地上發現了大~蚯蚓啊!
接著我們就轉往往文化大學的天母古道悠閒散步去了!
天母古道真是一條走來舒服全無難路的親民步道呀!
沿途景緻好美~往下俯瞰是紗帽路週邊
陽明山區已有零星初纓綻放點點紅
更酷的是~~~走著走著山壁邊開始掉下一片片不知名物體,細看不是落石,而是橘子皮!!??
原來是猴子大爺在樹上剝橘子啃橘子呀!!
天母古道也是台灣彌猴的棲息區
運氣夠好的話就會像我們一樣遇得到哦!不過一定要記得三不:不打擾、不接觸、不餵食哦!
可以在大自然中這樣盡情享受真是愜意啊!
步道扶手上有很多青黃枯葉蛾的幼蟲
還有醜比頭上身的粉屁桃小乖~呵~
真是好好玩的天母古道哦!!下次還要再來!!
(好適合週六爸媽爬不起來睡到九點才起床,十點才去吃Starbucks,十點半才出發去爬山.....
哈哈!我的今後一定要常常帶孩子很健康的走走步道的雄心壯志呢?好像有點太混了哦...)